3月24日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題是“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


結核病又叫“癆病”,由結核桿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發生肺結核。肺結核是長期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傳染病。
肺結核的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其他常見癥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午后發熱、胸痛、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婦女月經不調、呼吸困難等。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癆病、肺癆)早已經銷聲匿跡了。然而現實并非如此。
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唱歌、大聲說話時,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可經其鼻腔和口腔噴出體外,在空氣中形成氣霧(或稱為飛沫),較大的飛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較小的飛沫很快蒸發成為飛沫核,可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含菌的飛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要預防結核病,首先要控制傳染源,及時發現和治愈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并將其與其他人群分開;其次是阻斷傳播途徑,對痰液等進行消毒處理等;第三是保護易感人群,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與傳染性患者接觸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等。另外,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等習慣,如經常開窗通風、不隨地吐痰、保持環境衛生和鍛煉身體等。
濟醫廣〔2024〕第12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