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腸癌并不是突然出現的,只是在初期的時候很多人不重視,沒有按時體檢和治療,最終導致一旦發現就是腸癌中晚期。從普通的腸胃疾病到腸癌,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所以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按時體檢,積極治療,切不可“一拖再拖”。
便秘的原因是多樣的,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便秘那就要格外注意了。健康的腸道是很通暢的,沒有腫塊,所以不容易出現便秘。但如果腸道里出現了腫瘤,隨著腫瘤的生長,就容易出現腸梗阻,也就導致了便秘。另外,如果在服用瀉藥后便秘沒有發生改善,反而愈發嚴重,也需要重視。
要警惕不明原因的便血。在出現便血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可能得了痔瘡,很少會有人想到腸癌。那么腸癌究竟會不會導致便血呢?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當直腸內出現腫瘤,在排便時,排泄物將腫瘤表面的血管劃破,就會有便血的情況。
有些人認為痔瘡導致的便血是鮮血,腸癌不是。其實腸癌導致的便血也是鮮血。所以單純靠流血時候的反應來分辨痔瘡和腸癌是不科學的。
正常人是有規律的排便時間的,基本上是一天1次,最多不會超過2次,而且基本上是在上午或晚上的時間。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以有效預防便秘的發生。
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導致排便習慣改變,比如排便的次數突然增多,且不在固定的時間等,就要警惕腸癌的發生了,這有可能是因為腸道內的腫塊刺激腸粘膜而導致頻繁出現便意。
正常人的大便是圓柱形的,這符合腸腔的形狀。但如果發現大便的形狀突然變細、變窄,變成細條狀,這個時候,則要警惕腸癌。原因很簡單,腫塊堵塞了腸腔,導致腸腔變得狹窄,那么大便在通過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形狀變細。
腸癌不僅容易導致便秘,同樣有可能會導致腹瀉,有的腸癌患者還可能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如果這種情況沒有重視,就很有會導致腸癌的漏診。

濟醫廣〔2024〕第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