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e6sq2"><kbd id="e6sq2"></kbd></sup>

<small id="e6sq2"></small>
  • <bdo id="e6sq2"><rt id="e6sq2"></rt></bdo>
  • <button id="e6sq2"></button>
    <bdo id="e6sq2"><table id="e6sq2"></table></bdo>

        預約電話:0537-6520567 濟醫廣 【2023】 第474號    

    濟寧鳳凰怡康醫院

    學習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知識,共享健康生活

       2024-07-26    作者:鳳凰怡康   來源:濟寧鳳凰怡康醫院   閱讀:2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臨床工作中通常叫做“三病”)均是傳染性疾病,均可經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三種途徑傳播。但與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被蚊蟲叮咬不會被感染。在世界范圍內,性接觸是艾滋病、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血液是乙肝的主要傳播途徑。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血液是乙肝的主要傳播途徑。在我國,梅毒、艾滋病經母嬰傳播呈增長趨勢。



    01
    預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感染者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高。

     

    艾滋病病毒(HIV)在哪里呢?

    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傷口滲出液等體液中。

     

    艾滋病有哪些傳播途徑呢?

    1、性接觸傳播:男女或男男之間無保護性的性行為可以傳播艾滋病,性伴侶越多,被感染的風險越大。

    2、血液傳播:輸入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嚴的各種醫療器械及能夠刺破皮膚的工具等都可傳染艾滋病。

    3、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時將病毒傳染給嬰兒。

     

    感染艾滋病后可出現哪些信號?

    被HIV感染但還沒有出現癥狀的人,成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他們和一般人一樣,沒有任何不同。從HIV感染者發展到艾滋病病人,潛伏期可達6個月至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如有下列癥狀,應即到正規醫院檢查

    1、頻繁腹瀉和食欲減退;

    2、頸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3、疲倦、體重迅速下降;

    4、反復發熱和盜汗;

    5、皮膚紫斑和口腔白斑。

     

    什么情況下不會感染艾滋病?

    日常接觸不感染。日常接觸包括:一起洗浴、游泳、咳嗽、打噴嚏、握手、擁抱,共用電話,共用錢幣,共用碗筷,共用被褥,共用廁所,一起勞動等。艾滋病病毒在蚊子體內不繁殖。蚊蟲叮咬不傳播。

     

    怎樣預防艾滋病?

    1、潔身自愛,拒絕不安全性行為;

    2、正確使用安全套;

    3、切勿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4、不要共用牙刷、剃須刀或其他針刺器械;

    5、安全輸血,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避免非意愿妊娠。

     




    預防梅毒
    02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危害很大的一種性傳播疾病,其傳染性強,可引發多種器官損害,如果梅毒孕產婦沒有及時治療,傳染給胎兒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梅毒有哪些癥狀?

    早期會在接觸部位出現紅色結節;隨后會出現全身對稱性紅色皮疹,多見于軀干、四肢等部位;感染兩年以上,可發生多個臟器的損害,嚴重者可致殘,甚至危及生命。先天梅毒患兒會出現皮膚粘膜、眼、骨和神經系統的損害。但隱性梅毒感染沒有任何癥狀和體征,需要盡早檢測,盡早預防母嬰傳播。

     

    梅毒是如何傳播的?

    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梅毒如何檢測?

    確診梅毒要到正規醫院做血清學檢測。發生多性伴侶和男男性行為者、與他人共用針具吸毒者定期檢測,孕產婦應常規進行梅毒檢測以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梅毒患者應盡早告知性伴侶到醫院做檢測。

     

    梅毒如何治療?

    梅毒是可以治愈的,首選長效青霉素治療。梅毒患者應盡早到正規醫院接受規范的治療,并在治療后定期復查和接受醫生隨訪。懷孕婦女應盡早接受梅毒篩查,已患梅毒的孕婦應盡早接受規范治療和圍產期保健,預防胎兒感染。

     

    怎樣預防梅毒?

    1、守性道德,保持單一的性伴侶;

    2、正確使用避孕套;

    3、拒絕毒品,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4、提倡婚前、孕前、孕早期進行梅毒檢測,一旦發生感染及時治療,是完全可以預防先天梅毒的發生的。



    03
    預防乙型肝炎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HBV屬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組為部分雙鏈環狀DNA,編碼 HBsAg、HBcAg、HBeAg、病毒聚合酶和 HBx蛋白。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中10h、煮沸10min或高壓蒸汽均可滅活HBV。環氧乙烷、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對HBV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

     

    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粘膜進入人體血液,造成感染,主要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
    2、血液傳播;
    3、性傳播。

     

    如何預防乙肝?

    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乙肝疫苗。尤其是以下乙肝病毒的高危感染人群和乙肝抗體全陰性人群,建議盡早接種疫苗!

    懷孕婦女應盡早接受乙肝篩查,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婦應盡早獲得乙肝病毒載量檢測結果,根據乙肝病毒載量的高低選擇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療,降低胎兒感染的風險。乙肝病毒感染婦女所生嬰兒在出生12小時內同時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目前預防乙肝母嬰傳播最有效的途徑。常規乙肝暴露兒童疫苗接種全程至少需要接種3針:

    1、出生時,注射第一針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2、1個月,注射第二針乙肝疫苗;
    3、6個月,注射第三針乙肝疫苗。

    對于早產兒或低體重出生兒在出生12小時內完成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免疫,滿1月齡后再按0-1-6月程序接種3針乙肝疫苗。

     

    預防乙肝母嬰傳播,有哪些惠民措施?

    所有孕產婦在孕期可接受一次免費的乙肝兩對半檢測服務,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產婦所生嬰兒可免費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產婦所生兒童7-12月齡時可接受一次免費的乙肝兩對半檢測。

    濟醫廣〔2024〕第1200號

     

     

     

     

    最新更新
    熱門關注
    推薦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