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最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
“十人九痔”的說法足以說明痔瘡的發病率高
但是一般人群對于痔瘡
還是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那么究竟什么是痔瘡呢?
我們對痔瘡的認識存在哪些誤區?
如何預防痔瘡呢?






痔是肛墊發生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從而出現便血、脫出、疼痛或瘙癢等癥狀,俗稱“痔瘡”。



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引起痔瘡的原因除了解剖因素外,還有過食辛辣刺激食物、久坐久站久蹲、長期便秘或腹瀉、女性孕期、疾病因素等。治療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的調整、藥物治療、注射治療、彈力線套扎治療、手術治療等。









痔瘡最常見癥狀是出血和脫出,一般不痛,只有伴血栓、炎癥、水腫或嵌頓等急性發作才會痛。不能因為不疼就斷定沒有痔瘡,反之,疼也不一定就是痔瘡,肛裂、膿腫等會有疼痛癥狀。

痔瘡是常見病,在初期不會帶來太大的痛苦,但如果久拖不治,長期大量便血會導致重度貧血,痔嵌頓缺血壞死所致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痔脫出伴有的分泌物會引起肛周及會陰部皮膚濕疹,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所以患有痔瘡需要積極治療。

大多數的鮮紅色便血都是由于痔瘡引起的,但肛裂、腸息肉、腸癌、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其他腸道疾病等都可以導致便血。痔表現為無痛滴鮮血或噴血,肛裂出血伴疼痛,息肉出血量少,腸癌大多數為暗紅色血液,伴黏液,大便次數增多等癥狀。腸鏡檢查排除腸道疾病非常有必要。

大部分人不愿意做手術,主要就是怕疼。肛門神經豐富,對刺激比較敏感,確實會產生疼痛。但現在的醫療技術發達,麻醉鎮痛手段多樣,手術是基本無痛的。術后可通過中藥熏洗、耳穴壓豆、穴位貼敷、口服或靜滴止痛藥、鎮痛泵等多種方法緩解疼痛。

痔瘡的實質是擴大曲張的靜脈團或正常的肛墊結構增生、肥大、下移所導致。正規的痔瘡手術是在括約肌表面將痔核切除,不會損傷肛門括約肌,因此不會影響肛門的控便能力,不會出現大便失禁。

痔瘡早期可通過飲食生活習慣調整、藥物等保守治療緩解癥狀,保守治療無效則建議手術。達到手術指征時及時手術治療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如果拖著等到嚴重了再治療,不但創傷大,疼痛感大,恢復時間長,且導致肛門狹窄的機率增大。術后注意飲食生活方式的調整,消除危險因素,絕大部分人可避免再次手術。

雖然夏天溫度較高,更適宜細菌或者病毒的生長,但是在正常的醫療環境下,冬天與夏天術后感染發生率無明顯差異。夏天手術治療反而有其明顯的優勢,我們穿衣單薄,透氣性好,更方便術后熏洗和換藥。













鳳凰怡康醫院外科是我院重點建設學科,擁有來自濟醫附院等知名三甲醫院的多名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護理團隊配備齊全,護士長為資深主管護師,多名護士均在濟醫附院接受正規進修培訓。
1
1


肛腸外科是科室特色專業,開展了大量的內痔、外痔、混合痔,復雜難治性肛瘺的手術治療,臨床效果顯著,深得患者、家屬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贊譽。科室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勇于探索,大膽創新。
濟醫廣〔2024〕第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