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個姿勢,能緩解久坐的疲憊,“蹺二郎腿”一定會被提名。甚至很多人只要坐下來超過十秒,腿就會不自覺地蹺起來···這個“舒服”的姿勢能讓你一時輕松,卻會給全身帶來傷害:不僅讓人身體變形,還會引起各部位病痛。
我們可能對自身的重量感覺不明顯,但這確實會給下半身帶來承重負擔。坐姿是否舒服,取決于“重心的高低”和“支撐面的大小”,支撐面越大,重心越低,就會越輕松。
坐在椅子上的時候,人的支撐面很窄,因此,蹺二郎腿是人體追求舒服姿勢的本能。坐著時,坐骨是軀干的主要支撐點,上半身呈一條直線,支撐面較小。二郎腿的坐姿,讓支撐點從坐骨支撐變成整個屁股支撐,面積更大。同時,彎腰駝背情況下,會讓上背部的延伸面積更大,重心更穩,這就是“舒服”的原因。
人體正常的脊椎結構從側面觀察時,自然地呈現出優雅的“S”形曲線,這一形態不僅美觀,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有效地分散身體重量,為脊柱提供穩定的支撐,同時促進身體的平衡與靈活性。然而,當我們習慣性地蹺起二郎腿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彎腰駝背,這時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發生改變,形成了較為僵硬的“C”字形。這種不良姿勢不僅影響外觀,更重要的是,它給脊椎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長時間保持蹺二郎腿的姿勢,可能導致高低肩的出現,這是因為骨盆在蹺腿的過程中會發生傾斜,進而帶動脊椎發生旋轉。這種旋轉不僅影響了脊椎的自然排列,還造成了周圍肌肉的拉伸和緊張。隨著時間的推移,脊椎左右兩邊的軟組織會因為持續的被動拉伸而失去平衡,這種不平衡狀態會進一步加劇脊椎的負擔。
更為嚴重的是,脊椎形態的異常和軟組織的失衡往往會導致腰背部肌肉的疲勞和酸痛。這是因為脊椎的支撐結構受到破壞后,腰背部肌肉需要承擔更多的負荷來維持身體的穩定性。長期下來,這些肌肉會因為過度勞損而出現疼痛、僵硬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腰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等嚴重問題。
頭頸:肩膀放松,雙眼目視前方,視線與電腦頂端或顯示屏的上⅓處保持平行。
手臂:使用鍵盤鼠標時,手、手腕、前臂最好呈一條直線,肘部自然彎曲,置于身體兩側。
背部:后背挺直,可在靠背下方放個小靠枕,讓下背部保持一種自然的“C字形”曲線。
腿部:腿部和腰部呈直角,身體重心均勻地放在坐骨上,大腿大致平行于地面,膝蓋可稍低于臀部。
雙腳:雙腳平放在地面上,如果兩腳夠不到地面,可以放個鞋盒、幾本書放在腳下,使踝關節自然呈直角。
在家時,用凳子取代軟沙發。軟沙發沒有支撐力,會使整個髖部陷進去,長時間會導致肌肉關節過度疲勞,腰胯酸痛。即便坐姿對了,也要避免長時間久坐,超過半小時就起來活動下,做一些伸展運動。
把手伸直,手臂下至大臂于身體,夾成60°。
掌心向上,肘關節呈90°,手臂往前走,向后打開。
注意:過程中身體不要晃動,平時避免蹺二郎腿,更不要側睡。
濟醫廣〔2024〕第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