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e6sq2"><kbd id="e6sq2"></kbd></sup>

<small id="e6sq2"></small>
  • <bdo id="e6sq2"><rt id="e6sq2"></rt></bdo>
  • <button id="e6sq2"></button>
    <bdo id="e6sq2"><table id="e6sq2"></table></bdo>

        預約電話:0537-6520567 濟醫廣 【2023】 第474號    

    濟寧鳳凰怡康醫院

    腰部后側不舒服?跟著鳳凰怡康康復醫學科試試這個動作?

       2025-01-17    作者:鳳凰怡康   來源:濟寧鳳凰怡康醫院   閱讀:4

     

     

     

    腰肌勞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發病范圍比較廣,但是很多人對于引起腰肌勞損疾病的原因都是缺乏了解的,因此在生活中不能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01

    引起腰肌勞損的原因有哪些?

    -MEDICAL HEALTH-

    積累性損傷

    久坐、久站或經常搬抬重物等,腰肌長時間處于高張力牽伸狀態,受力大而頻繁,組織會出現小的纖維斷裂損傷,損傷修復后,遺留瘢痕和粘連,局部出現反應性炎癥,導致腰肌疼痛。

    體弱、內臟病變

    體弱、內臟病變也會使腰背部應激能力下降,產生疼痛;妊娠后期腰部負重增加也容易產生腰肌勞損。

    急性腰扭傷治療不當

    腰扭傷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使損傷的肌肉筋膜修復不良,產生較多瘢痕和粘連,致使腰部功能減低,出現疼痛,患者常感腰部無力,陰雨天則腰酸背痛。

    腰椎先天性畸形

    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人的腰椎由5個互相分離的椎體構成,而骶椎的5個椎體則互相融合成為一塊骶骨)。


     

     

    02

    腰肌勞損出現的癥狀有哪幾點?

    -MEDICAL HEALTH-

    1、由于腰部乏力,稍有不慎即有“扭傷感”,癥狀隨之加重,并伴有腰活動障礙。臨床檢查腰部肌肉松軟、無力,無明顯壓痛等一系列腰肌勞損的癥狀。 

    2、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但有時腰肌勞損患者會有牽掣不適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彎腰稍久,便直腰困難,常喜雙手捶擊腰背部。這也作為腰肌勞損的癥狀。 

    3、腰部酸楚、疼痛受寒后腰肌勞損調查癥狀會加重,遇熱后癥狀可緩解。彎腰過久則疼痛加重,直腰困難。這些腰肌勞損的患者中比較常見。 

    4、長期反復發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適,或呈鈍性脹痛,腰部重著板緊,如負重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這些也是腰肌勞損的癥狀。 

     

     

    03

    生活中應注意什么?

    -MEDICAL HEALTH-

    01
    防止潮濕,寒冷受涼

    不要隨意睡在潮濕的地方。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時更換濕衣或擦干身體。

    02
    糾正不良的工作姿勢

    如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等。在僵坐一小時后要換一個姿勢。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墊為腰部緩解壓力,有助于避免腰肌勞損。背重物時,胸腰稍向前彎,髖膝稍屈,邁步要穩,步子不要大。

    03
    防止過勞

    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腰痛,因此,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注意有勞有逸。

    04
    使用硬板軟墊床

    過軟的床墊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張10厘米厚的軟墊。

    05
    注意減肥

    控制體重,身體過于肥胖,必然給腰部帶來額外負擔,特別是中年人和婦女產后,為易于發胖的時期,節制飲食,加強鍛煉。

     

    04

    生活中如何改善腰肌勞損

    -MEDICAL HEALTH-

    腰肌勞損是一種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骨病之一,由于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容易加速腰的退化,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所以預防腰肌勞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了解的,預防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為您介紹預防腰肌勞損的運動療法,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

    1

    盤腿坐在床上,以拉右側肌肉為例左側腿伸直,勾腳尖。

    2

    左手放在右膝蓋上,右手伸直。

    3

    向左膝蓋方向緩慢移動.

    4

    最好用毛巾裹住腰部,每天4-6次,每次15-20秒,堅持一周,可促進腰肌勞損康復。

    提醒

    • 以上鍛煉僅適合腰肌勞損和單純腰痛

    • 如出現疼痛加重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

    • 鍛煉中出現下肢放射痛等后應該及時就醫

    • 如鍛煉無效甚至出現加重應該及時就醫評估


     

    END

     

    濟醫廣〔2024〕第1511號

     

     

     

     

    最新更新
    熱門關注
    推薦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