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今日我們迎來了立冬。立冬,意味著冬季的開始,寒意漸重,氣溫逐漸下降,風力增強,寒風刺骨,此時大自然開始進入休養、閉藏的階段,人體也要順應天時進行養生。立冬時節,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進行中醫養生?

飲食應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冬季寒冷,人們更喜熱食,加上室內溫度高,出門穿得暖,因而容易“上火”。從養生的角度來說,此時的飲食應以溫和為主,熱食不宜過燥,可適量食用高粱、糯米、香菜、韭菜、雞肉、牛羊肉、龍眼、橘子等溫性食物。多吃蔬菜、多飲水,以防津液耗傷。


天氣越來越冷,但大家也不要終日蟄居室內。天氣晴朗時,中老年人可以到室外活動,多曬太陽。運動可選擇靜態項目,如八段錦、太極拳、慢跑、散步、登山等,以使陽氣潛藏。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不宜進行劇烈運動。運動地點最好有陽光,以防陰氣太重,損傷陽氣。





“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中醫認為,在生活起居方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可以養陽氣,晚起可以固精氣。睡前可以泡泡腳,能夠補充陽氣,還能幫助睡眠,良好的睡眠對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重要意義。






情感方面,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避免煩擾,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藏。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的方式發泄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可以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以增強心理免疫力。
立冬,是一個需要我們特別關注養生的節氣。了解立冬的天氣特點,遵循相應的養生常識,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就能讓我們在冬季擁有健康的身體,抵御寒冷,度過一個溫暖、健康的冬天。
供稿:張智蕾
濟醫廣〔2024〕第1513號